百度减持产品单一拖累极米?
2024-06-24 14:36:38
  • 0
  • 0
  • 0
  • 0

股价“跌跌不休”的极米科技,到底呈现出的是其原有的“底色”,还是时运不济下的偶然表现?

相信这段时间,很多人都会对极米发出这样的灵魂拷问。

作为“国产投影仪第一股”,极米科技近期正在遭遇着新一轮的股价下滑。尤其是,当公司股东、李彦宏的百度系仍在抛售极米科技股票,因减持和公司业绩不佳带来的股价波动自然如影而行。

6月18日晚,极米科技公告表示:公司股东百度网讯、百度毕威合计持股数量从462.60万股减至387万股,持股比例从6.61%减至5.53%,减持数量75.60万股,减持比例为1.08%。

随即第二天,极米科技股价应声下跌。截至6月21日收盘,报收于84.75元每股,距离2021年上市时133.73元每股的发行价,已经越来越远。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百度系对于频繁减持极米科技的原因,给出了“体面”的原因。按照百度高管的回应,是因为百度系投资极米已长达6年有余,因自身资金需求展开减持,百度的减持计划也不会影响双方目前的合作。

但“明眼人”都知道,若极米科技表现得力或未来确定性强,“拿住”才是更好的选择。而事实上,综合极米科技这些年来的整体表现,即便百度没有选择减持,公司股价不断下滑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

产品单一、业绩困顿,极米遇瓶颈

过去,极米科技凭借着性价比与年轻化设计的两大特色,一举在投影仪市场打响名号。而家用投影市场的发展,更是给极米提供了很好的增长契机。很长一段时间,极米都享受着鲜花与掌声。

然而,投影仪市场的行业红利来得快去得也快。当曾经非常火爆的家用投影仪市场热度开始下滑,消费者对于家用投影仪产品的新鲜感丧失,作为行业龙头的极米科技自然首当其冲遭受影响。

奥维云网全渠道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家用智能投影零售量同比下降20.3%;零售额同比下降33.2%。其中,家用智能微投同比下降23.7%;零售额同比下降38.4%。

智能投影市场大盘剧烈下滑的背景下,2023年和2024年第一季度,极米科技都遭遇了营收和利润“双下滑”局面。在最近的2024年一季度,极米科技营业收入为8.25亿元,同比下降6.59%;归母净利润为1431.91万元,同比大幅下降72.57%。

而家用投影仪市场的萎缩和极米科技所遭遇的业绩困顿,则直指的是极米产品单一的痛点。

众所周知,个体没有办法在行业大潮中置身事外。在家用投影仪市场大幅萎缩的当下,极米科技只有保持产品线的多样性,用多元化的经营举措改善业绩、找到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才能有效应对。

然而,一直专注于投影仪领域的极米科技,一直以来都选择将资源集中在少数几个核心产品上。虽说此举能够帮助公司在投影仪领域建立深厚的专业积累,但产品单一明显限制了其向其他领域扩展的潜力。

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面前,面向某单一市场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迭代,同样是给自己套上的一把枷锁。

值得注意的是,极米科技也认识到了产品单一性的瓶颈。为此,其在主营产品上已经普及了长焦投影、超短焦投影和创新产品。

不过在过去的2023年,公司创新产品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非常有限,相比于投影整机产品这个核心业务,公司延伸出的配件产品和互联网增值服务两大业务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同样有限。

面对迟迟无法打破产品单一性的困境,极米科技只能承担行业下行带来的“痛苦”。

市场竞争激烈,外部艰难承压

事实上,极米科技面对当前的不利局面,并非公司本身不够好。至少在智能投影领域,极米已经建立起了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球家用投影市场第一品牌。

是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艰难的外部环境,一步步让极米科技陷入愈发艰难的境地。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近年来国内投影市场发展承压,行业一度深陷“价格战”之中。原本视智能投影市场为蓝海的大量厂商,都被迫卷入了残酷竞争。

极米、坚果、爱普生、小米、Vidda、酷开…大量新老玩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市场格局动荡多变。这也导致了家用投影仪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浮出水面。

市场蛋糕越做越小,所有玩家的日子都不会好过。

另外,从行业外部看,家用投影仪市场抢夺的其实是传统电视市场的份额。若能够成功完成对于传统电视产品的替代,那么家用投影仪才会从小众变为大众。

可惜,传统电视市场的韧性比想象中要更强。随着近年来高端大屏电视的火爆,尽管全球电视市场同样在承压,但其存量和稳定性依旧值得称道。

2023年,全球电视市场出货量达到1.96亿台,只微微下滑了3.5%。在此过程中,高端大屏电视、智能电视还常常用亮眼的市场表现刷出强烈存在感。

存量规模远远落后于电视、后续增长又面临乏力,家用投影仪市场的未来已经显现出尴尬的意味。

“鼓吹”不动投影仪市场的行业龙头极米科技,是时候将视野放宽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